本网讯【通讯员:杨燕楠】9月14日至28日,职业教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第3期新时代职业学校名校长专题研修班成功举办。此次研修班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要求,聚焦数字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通过“专题授课+校际访学+企业实践+红色教育”四维模式,系统性提升中职校长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及国际化办学等领域的治校能力,助力打造具备战略视野与实践能力的教育家型名校长。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作为研修班首站培训地,为研修活动奠定坚实基础。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李月教授以《强内涵抓特色重创新求实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为题开启首场讲座,结合深圳职大办学经验,从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模式创新等维度,为参训校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范式。

在长春阶段,研修活动聚焦“数字赋能”与“产教融合”两大关键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苏顺亭教授围绕《数字时代中职教师赋能行动与团队建设》,深入解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队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王翼飞教授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践路径》为主题,结合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经验,指导校长们如何通过专业群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实践环节中,参训校长先后走进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长春第二中等职业中学,与一线管理者围绕办学特色培育、德育体系构建等议题深度交流;还实地探访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车间,直观感受企业生产流程与人才需求标准,为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积累实践经验。此外,在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的现场教学中,校长们通过珍贵史料回顾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深化对职教使命的认知;《职业技术教育》编辑平和光带来的《高质量职教学术论文撰写辅导》为校长们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提供专业指导。9月18日,全体学员前往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开展“铭记历史,强国有我”红色主题教育,在重温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政治根基。9月19日,中华职教社吉林社专职副社长刘海以《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为题带来专题讲座,从政策解读、发展路径等方面,为参训校长梳理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与实践重点;下午,学员们在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内开展访学实践,围绕该校办学特色、教学管理模式等内容与校内管理者展开校际交流,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
9月20日,学员们前往黑龙江佳木斯开启新一段培训旅程,探索地方特色职教发展路径。在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校长们通过办学情况座谈会、校园参观等形式,详细了解该校在护理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经验。该校雅思培训中心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唐慕维以《职教出海·卓越前行:护理专业国际化培养与本土化创新双剑合璧》为题,分享护理专业国际化办学的实践案例,为校长们拓展职教视野提供新视角。随后,学员们考察佳木斯职教集团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佳木斯职教集团、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刘海东结合集团化办学实践作《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砥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深入解读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导向与实施策略。在中国龙江森工集团桦南林业局,校长们实地调研林业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特色模式;在东北抗联雕塑馆,通过缅怀抗联英雄事迹,进一步强化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9月23日,研修班转场辽宁沈阳开启新一段培训之旅。在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校长们走进企业实训基地,近距离观察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场景,探讨中职学校如何对接新兴产业调整专业设置。在沈阳博物馆,通过梳理地方历史文化脉络,思考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职教品牌。专题授课环节,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徐涵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个核心议题》,从政策解读、质量评价等方面展开分析;辽宁教育学院教育科研与评估中心副主任高红梅以《教育强国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为题,结合辽宁职教发展实际,为校长们提供区域化发展建议;辽宁教育研究院原副院长高鸿聚焦《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五金”建设》,指导校长们如何通过“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平台、金标准”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实践访学中,校长们走进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围绕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交流;在沈阳牡丹社区、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红色主题教育中,进一步坚定了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为期15天的研修班以“跨省联动”打破地域壁垒,以“多元形式”丰富学习体验,培训内容覆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业群建设、产教融合、国际化办学、红色育人等核心领域。参训校长们表示,此次研修不仅收获了前沿的办学理念与实用的治校策略,更通过跨省交流搭建了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的平台。未来,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办学实践,积极推进产教融合、职普融通,为培养更多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