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学科学术 | 人才培养 | 党群工作 | 学生工作 | 高端培训 | 对外交流 | 校友之家 |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院团委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砥砺复兴伟力
2025-09-26 14:30     (点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年9月3日,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日子。在这个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刻,我通过直播观看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这一承载着民族记忆与世界情怀的盛典,既是对80年前中华民族浴血奋战、铸就抗战丰碑的深情回望,也是中国以庄重仪式向世界传递和平发展信念、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的重要时刻。

一、以史为鉴:在苦难辉煌中筑牢信仰之基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惨烈的斗争,也是一部用鲜血写就的教科书。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以《论持久战》的科学论断驱散迷雾,以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重挫敌寇,更以杨靖宇、赵尚志等英雄“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牺牲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八十年后的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需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流砥柱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更应以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的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中把稳思想之舵。

二、以精神为炬:在斗争实践中淬炼担当之勇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阅兵仪式上,我看到了现代化的武器装备,看到了英姿飒爽的人民子弟兵,这是我国国防力量强大的体现,更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新的征程上,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要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为教育学研究生,我深知“讲台即战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乎民族未来。我们应立足专业领域,以“钉钉子”精神钻研教育理论、创新育人实践,在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中践行斗争精神,将学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三、以人民为本:在扎根群众中凝聚复兴之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主席指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八十年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八十年前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我们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有能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从烽火岁月走来,向和平未来走去。通过阅兵,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更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坚定守护,彰显着中华民族始终坚守的历史自觉与时代使命。

八十载沧桑巨变,抗战精神历久弥新。让我们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征程上书写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

作者:李春晓,职业教育学院教育学研究生

关闭窗口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职业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    邮编:300222   电话:8818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