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加快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融入学院事业发展,推进教师间合作交流。职业教育学院于2月28日下午2点,线上举办新学期首场教师教学经验分享会。会议由宋改敏副院长主持,特邀赵文平等五位校级A级教师进行了教学经验分享,学院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等40余位教师积极参加。
赵文平教授指出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四点:第一,要关心关怀学生,如在教学过程和课间休息期间,多走下讲台主动跟学生互动,不要居高临下地跟学生交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才可能喜欢该门课;第二,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不只是口才好、讲得好,更要重视教学设计与组织;第三,正确认识教学,教学不等于课堂,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立足教学,开展科研工作,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索式、探究式学习,要重视教改项目、教研成果等积淀;第四,重视有组织的教学、团队建设,新教师要积极向老教师靠近,学习他们的经验,传递并拓展成自身智慧。
赵欣教授从自身承担公共课的教学经历谈了六点经验:第一,加快教材建设,青年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本领域教材更新与开发工作;第二,教师要有自信,敢于承担新任务、新课程,任务式驱动自身不断拓宽专业领域知识与能力;第三,在大班额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变更教学方法,打破传统作业形式和提交方式;第四,日常有意识积累各种教具,如微信、QQ群中的视频、图片、PPT等;第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热情与激情,注重课堂互动,安排课代表尽责收发作业,记住并认识每个学生,了解学生专业及兴趣,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第六,在教学和成长方面积极为学生提供指导,如参加教学比赛、挑战杯等。
胡克祖副教授围绕《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情况,自上而下分享了自身经验:首先,要从学生、课程及教学三个角度分析教学现状与挑战;其次,要明确教学的基本理念;再次,要做好教学设计环节,善于进行混合式教学;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课程要求、学习内容、收集学生主要困惑、典型问题以对学生进行即时辅导和追踪评价。

孙思玉副教授围绕心理学教学讲述了自身教学经历与经验,指出自身在初登讲台时比较注重知识传授,经过两三年时间更加关注学生能力培养。面对心理学教学存在内容枯燥难懂、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效果难以保证等痛点,她认为传统的奖励与惩罚不会引发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与热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优化学生学习动机。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孙老师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优化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第一,结合学生生活与实际,用心设计第一堂课,增强学生自主感;第二,利用“翻转课堂+发现式学习”,为学生创设更自主选择的环境;第三,让学生在“做中学”,强化学生胜任感;第四,构建“问号”课堂与情感教学,提升学生归属感。

最后,李向东教授提出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投入,特别是教师个人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对于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需要在教学上多投入,前期多积累,打好基础,日久就会有显著效果。
本次交流会为老师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也让老师们明晰了自身教学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开展教学经验、教学成果奖等分享交流会,引导教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争取在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突破。(毋改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