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瑞,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教育心理所研究员、研究生学历,心理学博士学位。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天津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小学组),上海市心理学会员工心理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十四五”国培计划专家。《家长》杂志副主任编委,《祝你健康 心理成长》杂志编委。
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1套,主编著作4部。在《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科学》、《当代教育论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决策咨询成果获各级领导批示多项。在积极心理品质的本土化研究、跨学科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比较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开始进行跨学科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在美育心理学、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开拓性的探索和研究。
基本信息:
姓名:曹瑞
性别:女
职称:研究员
通信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25号天津教科院
邮政编码:300191
办公电话:022-581199263
电子邮箱:sdgzcr@sina.com
教育背景:
1.2005.9-2008.7天津师范大学 基础心理学 博士学位
2.1997.9-1999.7 天津师范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硕士学位
3.1987.9-1991.7 曲阜师范大学 学校心理学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1991.7-2005.9 德州学院
2.2008.7-今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获奖情况:
1.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位列第四
2.获2016-2017年天津市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 主持
3.获2020年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主持。
科研项目:
1.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分类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BA110186)
2.主持完成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重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核心能力测评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BE1068)
3.主持完成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重大课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AEE210001)
4.主持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课题“一体化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策略研究”
5.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数字时代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机制、评估系统和网络干预研究”(21BSH017)
学术成果:
(一)学术著作及教材
1.专著《分类的认知理论与应用》2011.3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专著《样例效应的实验研究》2013.3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3.主编天津市地方教材《学习智慧》(上下册)2020.9 新蕾出版社出版
4.主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手册(小学高段)》2020.1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5.《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教程(教师用书)》(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共5册)丛书副主编,初中分册主编,2022.10 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6.《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教程(家长用书)》(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共5册))丛书副主编,初中分册主编,2022.12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7.主编《家庭教育微型情景剧80例》2024.10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学术论文(部分)
1.多元主体参与下中小学“双减”工作实施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发表于《当代教育论坛》2022(05),首位。
2. 家长视角下“双减”工作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发表于《中华家教》2023(01),首位。
3.构建“社区+”青少年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思考,发表于《天津电大学报》2022(03),首位。
4.小学生利他行为倾向问卷的编制,发表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首位。
5.小学语文学科核心能力测评框架的构建与运用——以天津市某区为例,发表于《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0(05),首位。被人大复印资《小学语文教与学》2021.3全文转载
6. 新时代青少年所思所想与教育建议——基于433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发表于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6,首位。
7.以跨区域质量监测推进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发表于《教育科学研究》2018(01),首位。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19.4全文转载。
8. 新时期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发表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中),天津出版传媒集团,2018。独立。
9.基于学科核心能力的区域教育质量测评框架及实施,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12),首位。
10.运用隐喻故事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抗挫折能力,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9,首位。
11.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利他行为倾向分析,发表于《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4,首位。
1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表于《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6,第二。
13.不同分类水平自然类概念的实例效应,发表于《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3,第三。
14.分类的样例观及其研究进展,发表于《心理学探新》2011.5,独立.
15.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量表的修订及初步运用,发表于《数学教育学报》2015.6,首位。
16.规则分类中刺激感知特征突显度平衡条件下的样例效应发表于《心理科学》2008.1,首位。
17.简单结构刺激非规则特征突显条件下的样例效应,发表于《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2,首位。
18.规则分类中刺激非规则特征突显条件下的样例效应,发表于《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4,首位。
19.3~7岁儿童分类方式对分类结果影响的研究,发表于《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首位。
(三)决策咨询
1.成果被天津市教育两委采纳并转化成厅局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的通知》(津教函2023.21号),主持。
2.成果被天津市教育两委采纳并转化成厅局级文件《天津市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指导纲要》(津教函2021.39号),主持。
3.成果“推进我市“双减”工作的建议——基于区域经验的思考”,获市级领导批示,主持。
4.成果“加强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建议”,获市级领导批示,主持。
5.“天津市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标准”,转化成厅局级文件(津教党[2021]79号),参与。